close

      聽到『鋼琴老師』四個字,大多數的人腦中應該是直接浮現『很有氣質』或者『很好賺』,簡直就像上完廁所一定要洗手一樣的理所當然、無庸置疑。

『有沒有氣質』這件事情爭議太大,有些人覺得講話很小聲叫做有氣質,有些人認為言之有物才有資格稱為氣質,這裡我們先不戰這件事。

      至於『很好賺』這件事情,就是小米今天寫這篇文的原因"之一"。我們先來定義所謂的『鋼琴老師』吧。『鋼琴老師』,指的是以鋼琴為主業的老師,不包括接伴奏、接case、以及學校教師放學後接接鋼琴學生等。讀音樂系長大的音樂人都知道,台灣並沒有所謂的全職音樂家,音樂家們還是必須教學生,而教學生的音樂人不見得都是音樂家,因此,當不成音樂家,便選擇教育家,這是最簡易概分的兩種音樂人路線。

      讀音樂班長大的音樂人,通常都在四歲就決定了人生的道路,因為音樂這件事情的專業度太高,不是學個半年就可以當人家老師,一旦決定唸了音樂班,便是全心全意的投入,除了鋼琴以外的另外一樣樂器、音樂史、視唱聽寫樂理、各項大小比賽以及演出,佔滿了全部的時間,所以『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』原因只是因為我們『沒有時間變壞』。小時候的$1000元,跟現在的$1000元不一樣大,我想大家都知道,更何況小時候,我們就付給教授們不只$1000元,現在是除非我教到200歲才有可能回收吧?所以,聽到『鋼琴老師』四個字,請千萬把腦海中不小心浮現的『很好賺』想法殺掉,好嗎?

      小米是在大一那年決定當鋼琴老師的,一開始只是因為家境問題,打從一到法定打工年齡我就想要賺錢了,因此小米開始到音樂教室擔任教師,從受訓到成為專任教師,辛苦爬了四年。在第二年的時候,發現教學這件事情令我充滿熱情,看著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孩子在我的教導之下可以彈奏一首小曲子,或者告訴我她覺得哪首歌好好聽,這,就成為我一直教下去的動力。慢慢的,開始到學生家上課,成為所謂的『鋼琴家教』,『鋼琴家教』聽起來就像大學生在作的事情,而我做了這件事情作了十幾年,學費從未調漲過,因為只要看到孩子有繼續學下去,我就很開心了。

      過去的社會是只要冠上『老師』兩個字,家長便卑躬屈膝恭恭敬敬的請老師一定要嚴格指導孩子,『必要時打下去也沒關係啦!』,而我,是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,一到教師節,媽媽就準備好禮盒以及卡片,我要親手寫張文情並茂的卡片感謝老師,一旦寫錯字便被媽媽狠狠的巴下去。然而現在,眼睜睜的看著這社會各行各業都可以是『老師』、來路不明的人也自稱為『老師』,『老師』那麼多,專業度在哪?『老師』,變成『只是不需穿制服的服務業』。看過太多太多的家長,以自己的意見為教學方針,藉著老師的口,來達到自己期望的目的;也看過音樂教室的老闆為了留住『客人』,要求老師放棄原則,迎合家長。

      過去堅持的夢想呢?在『少子化』+『假音樂系老師』慢街跑的加乘效應之下,慢慢放棄了。

      但我可不想這樣。嚴格的教學與得過且過的教學,收到的學費既然一樣,我又何苦如此堅持?只因為,我永遠記得把一個孩子教好的成就感與快樂,而這份情感,是無價的,哪怕我的一生只能教出一個熱愛音樂的孩子,我都覺得值得。

      期許那些因為教學遇到挫折、或是看不到未來的『鋼琴老師』們,可以找到自己的風格,提昇自己的專業度,以及不可取代性,在這條辛苦又『不一定有尊嚴』的路上走得不那麼辛苦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